第204章 吞并淮南_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4章 吞并淮南

第(3/3)页

时,却见袁术眼角带泪,满脸愁容地走了出来,对众人说道:“小儿昨夜腹泻,今早高烧不退,刚刚乳母来报,连汤水都不进了,孤五内如焚,心神俱乱,委实议论不下去了,且待孤料理了家事再与先诸位商议吧。”

        说完流着眼泪走了,留下满堂文武目瞪口呆。

        长史杨弘回到宅中,对夫人侯氏说:“老袁家气数已尽,咱们得预备退路了。”

        夫人道:“这仗不是还没打完的吗,怎么就气数尽了呢。”

        杨弘道:“公私不分,内外不分,轻重缓急不分,如何还有命在,你听我的尽快收拾了,随时准备走吧。”

        侯氏道:“听说合肥已经被贼军占了,我们又能去哪?”

        杨弘道:“去庐江,张勋与我有旧,到时候投奔他好了。”

        夫人侯氏道:“你听我一句劝,那张勋可不是什么靠得住的人,你留神他黑了你。”

        杨弘笑道:“你个妇人知道什么,老袁家一旦败了,他们都得指靠我才能投江南,他哪敢动我?”

        夫人冷笑:“你说的是江南,万一他投李轨呢。”

        杨弘打了个寒噤,沉吟道:“不会吧。”

        侯氏冷笑道:“左右都是改换门庭,谁不想找个高门大户呢。”

        杨弘听了这话,顿时面色尽失。

        袁术犹豫不决,李丰和杨弘都觉得郁闷,纪灵和李轨相持已久,疲态尽显,赵云已经兵临正阳关,吕布又攻破了下蔡。

        寿春现在是四面楚歌,人心浮动,处处回响着末世的歌声。

        而更致命的是主公袁术现在毫无斗志,因为他最喜爱的小儿子病死了。

        三军统帅,众人的主心骨现在无心过问政务,他把自己锁在后宅书房里,对着一大堆孩子的玩具一时哭,一时笑,又或者独自垂泪到天明。

        建安十一年,秋八月,赵云攻破正阳关,两万大军兵临寿春城下,几乎是同一天袁术在自己的书房病死。

        李丰秘不发丧,密召纪灵回援。

        他已经决定与城池共存亡。

        杨弘却不想给袁氏陪葬,他拉上桥蕤偷偷地跑出寿春城,从水道跑到六安,但不久六安就被乐进率部攻破。

        于是再向南逃到龙舒,袁术的庐江太守张勋派人接他去舒县,说是要跟他共商恢复大计。杨弘大喜,他决定说服张勋一起去投孙坚。袁氏江山完蛋了,但日子还要过下去,以后只能渡江跟着孙伯符混了,没有见面礼怎么行,把张勋和庐江作为见面礼,这够厚重了吧。

        杨弘深恐桥蕤抢他的功劳,谎称路上有贼,让桥蕤暂留龙舒,自家先去探探路。

        然后他一路狂奔到了舒县,一进城就被抓了起来带去见张勋。

        张勋怒斥道:“背主的奸贼,凭你也想蛊惑我,真是瞎了你的狗眼。”

        杨弘道:“张勋,看在昔日的情分上,你放我一马。你走的你阳关道,我行我的独木桥,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张勋冷笑:“你要拿我去孙坚那做见面礼,我就不能拿你去李轨那做个见面礼吗?”

        说罢哈哈大笑,杨弘闻言白眼一翻,昏死过去。

        张勋派兵去龙舒收捕了杨弘的家人,又斩了桥蕤,尽夺其家资奴婢,举郡投降了李轨。

        李轨大喜,重赏了张勋,又提审杨弘呵斥道:“你与李丰号称袁公路的左膀右臂,大难降临,你弃主而去,李丰却不惜以死殉主,强你何止十万八千里,似你这等不忠不义之徒,我留你何用。”

        退出去斩首。

        后听说当初他夫人侯氏苦劝他投靠自己不要去找张勋,杨弘不听,乃至有今日之祸,唏嘘道:“倘若杨弘当日听了你的话,不仅你一家可以免祸,淮南百姓也可少遭多少磨难。可惜,可惜了。”

        遂赦免了侯氏及子女,又将杨弘在寿春城里的一处宅院还给他居住。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syww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