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命苦不能怪丞相_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5章 命苦不能怪丞相

第(2/3)页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计相,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侍曹,主通报事。

        这些官职设置显然不能适应眼下的要求。

        所以此次改革,古今杂用,怎么顺手怎么来。

        丞相,地位不变,金印紫绶,统率百官,辅佐天子。秩俸万石。

        司直,职责不变,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两千石。

        长史,职责为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两千石。

        主簿,职责掌文书、奏事、谋议,府里庶务。秩俸两千石。

        受丞相委托,长史直接管理如下部门: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仓曹,主仓谷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集曹,主计事。

        各曹主官称主事,秩俸六百石。

        丞相长史地位很高,有“丞相府大管家”“副相”的美誉。

        除了长史,丞相府有几个机构,地位不高,但责任重大,权势极重:

        兵曹,主兵事。继承了军府的主要职能。

        贼曹,主盗贼事,实际为最高治安管理机关,位卑而权重。

        决曹,主罪法事,为最高审判机关。

        侍曹,主通侍卫、通传。主官秩俸六百石。

        兵曹主事秩俸比一千石,其余各曹主官秩俸六百石。

        此外还有两个机构,十分特殊。

        东曹掾,主监督州郡事,主官秩俸比一千石。

        西曹掾,主官吏之进退,主官秩俸比一千石。

        又有: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等散官。

        这些官员无具体执掌,有些是为储备年轻干部所用,如丞相史、丞相少史;有些则是为了安置被贬官员,如丞相征事。

        此外,丞相府还有一些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官署,如:

        议曹,主谋议事。秩俸四百石。

        辞曹,主评讼事。秩俸四百石。

        奏曹,主章奏事。秩俸四百石。

        计相,主郡国上计事。秩俸四百石。

        这次改革的最大看点是,丞相府的各曹“府官”摇身一变和“朝官”有品阶,有俸禄,地位大大提高了。

        在人员使用上,李轨也大量启用了曹氏集团的人才。

        譬如,用毛玠为户曹主事,用满宠为东曹掾,用程昱为西曹掾。

        位卑而权重,这些都是实权在握的部门。

        李轨看完机构设置,提笔改了两处,对凌嵘说:“司直若无合适人选就暂时空着吧,监察一事暂时由王彦方担起来,他是长史,督率官吏,本来就有这个权力。主簿还是由你来做,长史下面有一套班子,你的下面也要设一套班子来协助你。议曹,奏曹,计相,侍曹都划到你的名下,由你管辖。”

        凌嵘道:“侍曹就算了吧,内军那边已经接手了。”

        李轨道:“安全保卫固然要内军负责,你这个大管家也不能撒手不管,侍曹归你管,也归他们管,你要负起责任来,否则我怎么安心呢。”

        凌嵘道:“那就让王将军兼任侍曹主事,一面是丞相府官员,一面又在内军那边,两面兼顾,左右逢源。”

        李轨道:“我看可以,不仅内军那边,四柳门和内军厅也要派人过来,做警卫工作可不能做睁眼瞎呀。”

        凌嵘记录下来,对原来的方案做了一些调整。

        李轨觉得比较满意,就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

        笑着对周府说:“别人都升官发财了,你们军府却被降级了,你这个军府的大首领可有怨气吗?”

        周府道:“过去军府发号司令,下面人总是问,你这个军令是丞相的意思,还是你自己的意思。常常搞的我很尴尬,现在好了,军府变成了兵曹,成为丞相府的内设机构,今后行令都是以丞相府的名义,看谁还敢有此疑问。”

        李轨点头,道:“过去你们都有自己的一摊子,每个衙门都有自己的印章,以后统一用丞相府的印章,咱们的这块金印在铸造的时候可要讲究一点,用料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syww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