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章 新的大变故_重生农耕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79章 新的大变故

第(1/3)页

  从厨房中洗涮出来。

  刘诗韵就拿着一大串烤鱿鱼出现在刘星的面前:“昨天真是对不住了,我真的不知道福明请来的厨师,做菜的方式做会按照当地的习俗来。”

  “这是应该的,入乡随俗就应该这样做,要是这厨师做的菜肴都很辣,当地人不接受,那姑姑你以后也就麻烦了。”

  刘星笑着回道。

  这可不是说笑,而是说的事实。

  因为沿海某些地区,在婚宴当天,一直都有本地村民接受酒宴的菜肴,就接受了新娘的习俗。

  虽然在湘南省那边根本就没有,也没有听说过。

  但刘星知道,这个刀鱼镇只怕有这样习俗。

  而刘诗韵是嫁过来的人,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一些习俗,这自然是应该的。

  哪怕他们这些娘家亲戚,这次参加婚宴没有吃好饭,那也不能说什么。

  因为聪明人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祝福明选择了尊重当地村民的吃饭口味,那多少是尊重刘诗韵。

  要是按照HY市人的口味来做菜,到时候刀鱼镇本地人起哄了,那难堪的人肯定是刘诗韵。

  刘诗韵不知道这里面的内幕,但是刘星等刘家人不可能不懂。

  这也就是自从婚宴吃了中午的面食后,杨芙蓉跟魏明涛一直不站出来说菜肴甜的吃不下的原因。

  因为他们不傻,都知道自己是客。

  这在不合口味的菜肴,那也最多只吃一两顿。

  而刘诗韵以后长期住在这海螺村,那每天都能吃到,想想那就能理解了。

  言归正常,刘诗韵见刘星这样通情达理,那是感激的不行,连忙将手中的烤鱿鱼递给了刘星:“这是你三叔烤的,知道你没有吃早点特地过来让我拿给你吃,小心点啊!有些烫。”

  “好!好!”刘星点头。

  刘诗韵转身就走了,忙她的去了。

  刘星尝了一口烤鱿鱼的味道,见没有放糖,是正宗的麻辣味,那是开心的不行,边吃就边朝外面的空地走去。

  空地上,刘大柱、刘德启、刘玲玲等十几个刘家人正围着篝火在烤鱿鱼,还有八爪鱼。

  一旁的瓜子、小不点等七八个小孩那是吃的津津有味,满嘴是油。



  这一幕让刘星看到了,那是连忙加入了进去。

  等吃喝的差不多了,祝福明就带着刘诗韵出来了:“你们今天谁想跟我去海边玩啊?”

  “窝!”瓜子第一个举起了小手。

  “还有窝。”小不点连忙跟着说了一句。

  “我也想去看看。”刘玲玲说道。

  “也算我一个吧!”刘耀清见想去的人有些少,当下也表态了。

  “我也去。”刘德启笑了笑。

  其他坐在周围的刘家人没有说话,而是专注的打起了他们的牌。

  祝福明看着没有去多管:“那你们在门口等我一下,我去准备套鞋,然后就出发。”

  说完,祝福明转身带着刘诗韵就走了。

  片刻之后,就用板车运来了二十来双新买的套鞋。

  有大有小,颜色也各不一样。

  板车上还有耙子等抓海鲜用的工具。

  刘星看着一笑:“姑父,去海边玩是走路过去吗?”

  “你想开车过去也没有路啊!”祝福明拿起一双套鞋递给了刘星:“你穿一下试试,这是最大码的了。”

  “好!”刘星连忙接过。

  瓜子、小不点不用祝福明交代。

  从板车上挑选适合自己小脚尺寸的套鞋,也穿了起来。

  片刻之后,想去海边玩的数十人,都穿好了套鞋,其中瓜子的腰上还挂着竹篓,这是准备去海滩抓海鲜的节奏。

  其实本来可以不用穿套鞋的,因为刀鱼镇这边的气温并不低,有二十多度。

  但刘星感冒了,这让祝福明跟刘诗韵不由担心的起来,所有才有了让去海边玩的人穿套鞋的举动。

  一行人在准备妥当后,跟在家里面打牌的人说了一声,就出发了。

  刘星本来以为刀鱼镇离海边可能还有好几里路。

  但是他错了,步行也就是十来分钟的时间。

  在拐过了一座小山之后,就看到了碧蓝的大海。

  那连接天际的雄伟景象,说实话第一时间就震撼到了刘星。

  哪怕重生前看过大海,但心中仍然会有涟漪。

  而瓜子、小不点等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的人,那是一个个都懵逼了。

  呆立在原地一时间那是瞪大眼睛话都说不出来。

  刘诗韵看着这一幕笑了笑,第一时间也没有去喊醒他们,而是与祝福明同行,朝前方的海滩走去。

  哗啦啦,有浪花一浪接着一浪扑打在海滩上。

  声音不大,却是很有节奏。

  人踩在沙滩上,能发出嘎吱嘎吱的轻微声。

  当然了,打赤脚的走在上面就没有这样的情况了。

  刘星在回过神来后,牵着瓜子、小不点就跑了过去。

  其中小不点居然想脱下套鞋踩着沙子玩。

  被青莲直接拦住了。

  她伸手指了指沙滩上那种像蛆一样的细小生物:“你要是不听话,等下这虫子钻进你的脚板里,那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

  其实这是吓人的,海滩上的沙虫是会咬人的脚板。

  但一般情况,只要待在海水的时间里不超过五个小时。

  这些沙虫那是根本就咬不破脚板。

  唯有海水的浸泡,让脚板的皮变软了。

  才会出现青莲所说的一幕。

  当然了,青莲也是为了小不点好。

  因为打折赤脚在海滩上走,那是很容易感冒的。

  而小不点,也被青莲的话给吓到了,再也不敢乱来。

  瓜子相对于小不点就要乖巧许多,在各种小洞中寻找海鲜。

  但看到八爪鱼跟海蟹,却又是不敢抓。

  那胆小怕生的样子,让一旁的刘星那是忍不住笑了。

  祝福明看着也笑出了声:“这赶海对于刀鱼镇的村民来说,那是常事,不过在海滩边上抓这些海产品并不能维持日常的开销,他们大多跟着船出海了,这个时候你是看不到的。”

  “船一般在哪里靠岸啊?”刘星看了一下四周。

  “人鱼湾。”祝福明回道。

  “哦!”刘星恍然大悟。

  这样说来,人鱼湾在刀鱼镇还是一个交通码头啊!

  “想不想去人鱼湾看看?”祝福明轻声问道。

  “想,但瓜子跟小不点他们,没人照顾啊!”刘星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有你姑姑在,怕什么,而且人鱼湾就在前面不远,我带你过去,一个来回也就一个小时的时间。”刘星笑着说道。

  “这个……”刘星犹豫了一下:“要不将瓜子跟小不点也带过去吧!我对他们俩实在有些不放心。”

  “也行。”祝福明点了点头。

  “那你等等我。”刘星转身朝瓜子跟小不点所在的位置走去。

  片刻后,就牵着跟祝福明汇合了。

  然后一行四人,快步朝人鱼湾的方向走去。

  ……

  人鱼湾是刀鱼镇唯一的一个天然深水码头。

  隔海相望的港岛要想将一些货物送到刀鱼镇,这人鱼湾是必经之路。

  不过这样的情况不会很多,一年最多两三次。

  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八十年代以前的内陆城市,那都是穷得很。

  货物通过港岛运到到刀鱼镇,在经由刀鱼镇运送到内陆的各大城市去卖,有的时候还会退回来好多。

  这可不是在说笑,而是说的事实。

  因为从港岛那边运过来的货物价格普遍都高的离谱。

  内陆城市的普通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

  这也就是为什么刀鱼镇这个天然的深水码头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

  要是放在几十年后,只怕是一个超级繁华的存在了。

  祝福明带着刘星上了海滩,沿着小道向西而行。

  数十分钟后,就来到了一条石头铺垫的宽阔道路上。

  这道路的尽头,就是人鱼湾码头。

  道路上,行人三三两两,有挑夫,也有做生意的商贩。

  对于人鱼湾码头传来的船只鸣笛声,那是充耳不闻。

  瓜子跟小不点听到了,却是有些后怕。

  其中小不点见有许多商贩都在盯着她看,连忙躲在了刘星的背后。

  祝福明看到这一幕不由笑了,伸手就抱了起来。

  刘星则是抱起了瓜子。

  加快脚步朝人鱼湾码头走去。

  随着朝人鱼湾码头的靠近。

  街道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但再多也不及老屋村集市的百分之一。

  过往的商贩,他们买卖最多的商品,都是海产品。

  其他的东西,除了布匹跟玩具,那就再也没有了。

  刘星看着这一幕,那多少有些吃惊。

  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八十年代的人鱼湾码头不应该这样萧条才是。

  至少从是一个大型商贸的聚集地。

  而现在入眼处能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真的是令他有些意外。

  “刘星,咱们不能能往前走了。”祝福明这时开口说话了:“再往前走那就需要通行证了。”

  “通行证?”刘星诧异的很。

  “买卖海产品的交易通行证。”祝福明解释道。

  不这样做的话,谁都可以来这里买卖海产品做生意。

  虽然无可厚非,但却是对海产品的市场影响很大。

  之前李家就想垄断刀鱼镇的海产品生意,搞得他焦头烂额。

  所以这个海产品的交易通行证必须实行,要不然以后这刀鱼镇的海产品买卖就无法管控了,更加收不到税。

  而他说的这个李家,可不是港岛的李家,而是刀鱼镇的李家。

  这其中的内幕,刘星自然是懂,他闻言点了点头:“既然需要通行证的话,那我就不过去看了,只是现在这人鱼湾码头的商贸规模有些小啊!”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以前的规模更小呢!”祝福明放下了手中的小不点。

  “不是吧?”刘星有些不相信。

  “真的,要不是刀鱼镇的海产品能销往老屋村的集市了,这里平日里连人影都很难看到。”祝福明伸手指了指对面的泊口:“而现在人多了,船只也跟着多了起来,所以这人鱼湾的码头就急需要扩建了,要不然的话,生意都被深港县抢走了。”

  深港县在一九八零年成为了东洲省的经济特区。

  现在是一九八二年年末了,不用说发展早就超过了刀鱼镇。

  这其中的内幕,刘星作为重生者自然是知道的。

  特别是对于深港县,那是如雷贯耳。

  现在再次听到深港县的名字,他是苦笑着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syww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